纪念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前 言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2024年12月13日,在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重庆市求精中学大坪学校带领同学们来到大足石刻及昌州古城,开展名为“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的秋季主题研学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参观世界遗产及历史遗迹,以史为鉴。让同学们铭记中华文明历史中的辉煌与黯淡,在今日的太平盛世中居安思危,感悟有国才有家,从中汲取力量,奋勇前进,从而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课程目的
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在石刻艺术中的体现,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了解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包括其在唐、宋二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通过团队合作活动,体验高绩效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方式,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能力。
大足石刻
来到大足石刻,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深度体验,更是一次心灵与历史的对话。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的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以其规模宏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而著称于世。这里汇聚了从唐代到宋代近千年的佛教、道教及儒家文化的石刻造像,每一尊石刻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生动展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走进宝顶山大佛湾,蔚为壮观的摩崖群像、斑斓夺目的观音造像、启迪明智的佛经故事……这些凝聚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结晶的石刻杰作,如同一幅文化长卷,在同学们眼前徐徐展开。同学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赏到“东方艺术明珠”的璀璨光芒。从宝顶山的千手观音,到惟妙惟肖的牧牛图,每一幅画面都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信仰的力量与人生的哲理。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不仅学习到了石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如雕刻技法、题材分类等,还能深入了解背后的宗教文化、社会背景及历史变迁,从而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大足石刻博物馆
在大足石刻博物馆,除了大足石刻宝顶山石窟,更有来自北山石窟、南山石窟、石门山石窟等多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大足石刻展品。大家对大足石刻有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而博物馆内的互动体验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古代石刻的创作过程的艰难与困苦,更能感受到古人们对信仰的坚定不移。大家一边听着讲解一边虔诚地欣赏着精美的石刻,并结合研学手册认真记录着,通过讲解,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了其中的雕刻技法、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应的石窟保护方式、保护技术。这些与考古、文物保护相关的知识,都极大地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
昌州古城寻宝
昌州古城,因大足历史上在宋朝为昌州府治地而命名。同时,大足又被称为海棠香国,最早出自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里的《静南志》: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大足地区的昌州古城,正是从宋代流传自今,整座古城依河而建,同学们沿街游览,仿佛穿越到了宋代的街市。从府衙、国学馆、戏台、绣楼,到高约13米的昌州城楼等,仿佛一幅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发掘昌州古城的魅力,研学老师们提前在古城内布置了各式各样的“寻宝线索”,以古城和宋代文化为背景,开启了一场大型的“实景寻宝”活动。河边两岸,树丛之中,都隐藏着关键信息的小卡片,只有那些最为细心的同学才能够发现。再结合大家对宋代文化的了解加以分析,才能够得出准确的线索。一时间,古城里满是往来穿梭的寻宝学生,热闹非凡。
拓展训练:动力圈
在紧张刺激的寻宝活动后,研学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经典的团队拓展项目——挑战动力圈。这个项目需要所有的成员手拉手围成一圈,每个人握住绳子的一部分围成一个圆,将绳圈拉紧,并让一位同学脚踩动力圈完成绕圈的行走。
我们都知道蚂蚁在团队觅食中,可以负重三十几倍于自身的重量,而在这个项目中,每一位同学就像是觅食的蚂蚁一样。单靠一两个同学是没有办法托起行走的同学的,在场的同学们需要充分信任其他的每一位队员,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一圈下来,有些同学可能手臂酸痛,想要放弃。但是看到其他同学都还在坚持努力,只能咬牙坚持,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潜能都释放了出来,大家互相加油鼓劲,最终共同完成了拓展目标。大家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强大。
集体合照
研学总结
在经历了一整天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之后,此次“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主题研学活动圆满落幕。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更在研学实践中得到了多重的锻炼。与大足石刻的面对面碰撞,让大家在欣赏艺术瑰宝的同时,提升了审美情趣和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随后的昌州古城寻宝活动,更推动着同学们在了解中国唐宋明清的传统文化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丰富的拓展课程还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些活动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学生们探索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大门,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体验中感悟人生。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次宝贵的研学经历将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激励同学们不畏挫折,勇攀高峰,终究成长为肩负起中华文明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