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入开展“学课标、用课标”活动,积极探索新课标引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5月11日,在渝中区初中数学教研员孔原平的带领下,渝中区初中数学八年级全体教师齐聚大坪中学,开展了以“依托真实情境,发展数据观念”为主题的集智备课活动。
精研课标,明晰方向
首先,大坪中学的刘丽华老师对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进行大单元分析。刘老师认为要将增强学生数据意识,发展数据研究能力作为本章的教学方向。结合教材具体内容以及新课标要求,立足差异关注核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要从从积累数据活动的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在实际活动过程中认识到统计的本质,让学生真正学会用数据说话。
精心设计,提质增效
大坪中学的彭耀仪老师对《数据的分析》作业设计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讲解,分别从目标分析、设计思路、展示分享、作业评价这几个方面展开,为老师们在这章的作业设计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以便更好落实“双减”政策,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根据学生特点,彭老师设计了基础性作业以及拓展性作业,更加关注作业主体学生,变作业为载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将统一与自主相结合,实践与运用相结合、创新与发展相结合。其中,彭老师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享展示,学生们的作品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大坪中学魏捷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本章第一课时《平均数(一)》的教学设计。魏老师从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完整介绍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魏老师教学主线清晰,立足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对新知引入背景改为学生身边的情境:竞选学生会。以此为主线,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蕴含主题式教学,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活动,在活动中生成,并建立数据统计模型。
另外,来自求精中学的王靖源老师也以自己的基础精品课《加权平均数的应用问题》为例,跟大家分享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与分析。还将北师大版本与人教版关于《平均数》这节知识进行了对比,深入浅出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王老师充分利用教学例题,再次通过具体的设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权对平均数的影响,感受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应用,从而深化学生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分层有序,创新融合,用丰富的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数据分析的重要作用。
精准定位,有效指导
最后,渝中区初中数学教研员孔原平对以上四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与分享给予了高度赞美和评价,同时也以这一章——数据的分析为例,对学生数据观念的培养做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孔老师强调了数据观念的概念及意义,数据观念是指对数据的意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理解数据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作用。其作为统计思维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涉及学生深有感触的真实问题,鼓励、引导学生探究,产生分析数据的需要,从而完成相关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定型数据观念奠定基础。孔老师鼓励教师们深耕教材,用好教材资源与素材,培养学生用数据说理的习惯与方法。由真实问题驱动产生的数据意识是具体统计知识的“纲”“领”,在“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就是“提纲挈领”,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教学之中长期渗透。这也需要我们教师们继续加强学习,深入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做出对新课标的诠释和表达。
心中有“标准”,脚下方有路。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全区初中数学教学在交流、学习、研讨的过程中,对研读新课标和落实“双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统计与调查板块的教学有了新的理解与感受,全体教师们也将以此活动为契机,且行且思,助力学生经历真实统计过程,发展数据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