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的寒风虽稍显刺骨凛冽,但我校语文工作坊的教研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少半分,反而因“重庆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初中语文)培训班”各位同仁的到来更加热闹而有深度,并且在深度教研中彰显了我校独特的“竞和”理念。
12月16日是我校语文工作坊既定的工作坊教研活动日,此次教研由初一语文组的肖安庆老师执教《寓言中的学与思》、初三语文组的王云执教《刘姥姥进大观园》,全体语文工作坊教师、渝中区初中语文教研员李永红及重庆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初中语文)培训班的部分学员参与听评课。
我校作为渝中区“2+1项目”重点打造学校,一直与相关政策保持同频共调,切实打通各学科教研与教研员的沟通渠道,积极吸收并内化落实相关意见建议。教研员李永红老师一直倡导要让学生每堂课都有能拿得走、用得到的具体程序化知识。
这一点在初一年级肖安庆老师的课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堂课中,肖老师将寓言阅读的方法理性分解为“寻变化——找原因——探寓意”三步,通过结构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获得程序化知识,并以这三步作为阅读抓手,由学习这一篇寓言进而掌握阅读这一类寓言的理性方法。
同时肖老师还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我生成学习资源,不仅让学生读寓言,还放手让学生创作寓言故事,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在肖老师循循引导下被深层的激发出来。
如果说初一语文组肖老师的课体现出的是一种理性建构的美,那初三语文组的王云老师则是将传统语文教师扎实的文学之美展露无疑。
王云老师执教的是小说《刘姥姥进大观园》,小说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较为棘手的部分,但王老师以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与深度的文本解读能力,将本课以“笑”作为线索串连整堂课,辅以“赏笑——品笑——悟笑”将整堂课切分为有机的三部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好了这一篇与这一本名著的关系,将刘姥姥这一位初看是下里巴人细看却是人世智者的形象讲解得入木三分。
教研员李永红老师谈到,好的名著教学会激发学生对其的兴趣,《红楼梦》尽管不是初中的名著必读篇目,但通过王云老师的这堂课相信能够激发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这无疑将会对高中的名著阅读埋下兴趣的伏笔。
两堂各有风采的语文课一结束,我校语文工作坊就与重庆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初中语文)培训班的部分学员进行了评课。培训班的老师谈到肖老师的这堂课给了他们莫大的启发,原来寓言教学还可以这么上,还可以将阅读策略程序化。同时表示双方教师就这堂课展开教研非争论高低,而是共生和进,这也与我校“竞和”的办学理念相同调。我校语文工作坊针对王云老师的教学课也展开了深度的评课活动,每个人各抒己见,虽不尽相同,但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了新的火花,这恰是以“竞”促“和”的有利体现。
教研员李永红老师最后针对两堂课进行了更具专业性的总结点评,他谈到这次深度教研让他感到兴奋,两堂课都体现了大中语文老师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积极求进的良好素质。同时表示,我校语文工作坊在在渝中区“2+1”项目的帮扶下,每一步走得都很扎实,相信语文工作坊能够激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情壮志,凝聚“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智慧力量,在次次的教研活动中增进本领,在节节的具体教学中锻炼学生,在场场的考试中提高分数。
作为渝中区首批示范初中,大中一直肩负着“守好渝中区教育西大门”的神圣使命,面对“2+1”项目的有序推进,大中语文工作坊更是责无旁贷为此加油助力,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语文工作坊定能够将志存高远贯彻到切实笃行中,将雄心壮志落实到脚踏实地上。
(撰稿:汪煜杰 审核:宣传处 )